华人在外的难题:去与留

20.01. 2007 华人眼里的捷克人

捷华通讯上曾经有2则消息: 一则关于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家评分调查,捷克位居第32位,而中国列94位。 一则关于捷克对待外国人态度的报道,有20%的捷克人甚至认为捷克根本不应该发给外国人长期居留。还有更多的捷克人不赞成外国人在这里居住。虽然,高学历者持此观点很少,但是,毕竟,我们日常不能保证总是接触那些思想开明的所谓高学历者。 从所谓“不太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请原谅这样称呼我的祖国),搬到了如此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却又遭到相当数量理所当然“原住民”的拒绝态度,正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知道词作者如何能体会得这般深刻? 年轻的时候,事业没有基础的时候,自以为是暂时没钱的富人的时候(棉棉《糖》语),许多事情真是非常简单。 记得周围朋友从25岁往30岁数的年头,一声吆喝能聚起十几个蹭饭的,一帮人青年不知愁滋味。到了30岁往35岁数的年头,还能凑出七、八个人打牌、踢球,其中颇有几位沾沾自喜、踌躇满志。弹指一挥间,这些人都到了35岁往40岁的年纪,在布拉格还剩下些什么呢? 生活漂泊不定时的拼拼杀杀已经逐渐远去,代之而来的是取妻生子,苦乐天伦。虽然还不曾有一方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和茅屋,倒也有了比较稳定的生活,于是,一种游移不定、患得患失的情绪与日俱重起来。去,还是留?终日萦绕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这个问题已经讨论了无数次,仍然没有答案。 有人把到国外定居,称为“文化换环境”,特别有其生动形象之处。如果选择文化圈,文化群,文化满足,把重心移到国内,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找到回家的感觉,但是我们能预料到众多的不适应,比如,我们已经不习惯拥挤带来的一切……,而且,现在物以稀为贵的一年一度归行,呼朋唤友,旧雨新知,随之带来一年一度暖融融的亲切感动,召唤着我们时时涌起回国的冲动,如果我们真地在国内归于平淡,这种波澜壮阔的感觉,当然也将随之远去。如果选择环境,独立的空间,整体的教养水平(或许是因为空间帮助人具备了教养),把重心留在布拉格,比不上西北欧也仍然感觉不错,可是,心下就总也抹不去孤帆远影的寥落,和梦回故乡的期盼。我们这些年积累的经验,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换来的个人价值,主要在于能够更好的为国内外(所谓外,特别是捷克)进行沟通协作,事业比较定型,那么,去留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或许还不是很难,只是更多的时间停留在布拉格,到国内出差,还是更多的时间安排在国内,到欧洲出差,无论把自己所谓的家更加完整地安顿在何处,人总要奔走于两地之间。 为人父母,就不一样了。第一个儿子出生前,我们已经开始探讨这个问题,但那时尚早,还有时间等待,现在,小儿子也已经理直气壮地成为我们家庭一份子,老大就要面临上学的问题,去还是留仍然困扰着我们。虽然明白莫为儿孙做远忧的道理,但是,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基础层面的条件仍然是父母给创造的,这是逃也逃不掉的责任。而决定孩子在哪里接受教育,就意味着决定了全家在哪里定居。 这种情况下,针对成年人的“文化换环境”已经退居其次,对于教育的讨论真正的提到日程上来了。 孩子如果在布拉格接受教育,难免成为不伦不类的“香蕉人”,接受当地的文化教育,而自身又一定不被当地民族性还比较强包容性还比较差的人民所认可。我们还担心在一些年以后,由于语言理解深度的问题,父子两辈享受的天伦之乐将越来越只停留在亲情的层面上,而越来越缺少更深刻的思想交流。 他们如果在国内接受教育,那么我们所不愿意听到和看到的生存压力,急功近利,将不可避免地对孩子造成影响;我们所得意和曾经向往的西方自然活泼的教育方式,可以轻松向学,心态平和,自由发展,有平常机会用平常心参加各种国际化活动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如果更加具体地分析,对于中文的掌握,就是我们所担心的问题之一。但是,我们也曾经犹疑过,是不是我们在其中过多倾注了父母的愿望?作为父母对于中文的青睐,是不是其实并非纯粹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为孩子做考虑。作为我们,当然是深爱着中文的,深深体会着中文的妙处,享受着读写中文的乐趣,所以,我们希望孩子也享受这种乐趣,同时,当然还希望能够和孩子有籍中文深入交流的机会。可是,地球上四十几亿人口没有受到过中文教育,也生活得不错。其他国家语言文字也同样应该有它的妙处和乐趣,这又是我们认识能力有限而无法理解的了。 但是,思来想去,不论是否带有可能有失偏颇的倾向性,我们仍然认为,中文的重要性的确是很多国家文字无法比拟的,至少因为中国人多,用中文思考的人多,所以中文的信息量很大。而且,我无意中发现,中文的分类方法很科学很先进,很接近计算机操作的要求,以单音单字为单位。那是在国内高速公路收费站,我忽然领悟到的,我们的收费录音,针对众多种价格的可能,只要录1到10一共10个音节,再录“百”和“元”两个音节,几乎就能应付所有的情况,把收费金额用标准录音报出来,可是,如果是英语,或者我略知一、二的那些其他语言,就远没有这么简单。 用单纯的现实的甚至于势利的角度分析,中文也是不应该被我们忽略的。 基础教育水平,也是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我还不足以评判教育水平孰优孰劣(通常认为中国的数理基础好),比如我们所了解的捷克教育,我猜想笼统地说欧洲教育,也大致会有类似的特点,比美国保守厚重,比中国活泼轻松。但是,哪个国家都培养了很多天才和庸才,没听说谁家的教育一准就误人子弟,谁家的教育就一定多么成功;所以,对于教育方式的判定,我也应用了这种最简单直接的方法,纳入任何一个地区的主流教育体系,都没有什么问题。 家中有鲜活实例的朋友对我说,中国的教育确实缺乏活泼,比较死板,但同时基础教育扎实也是世界上有目共睹的,越来越多的国外孩子也在走进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国的教育体系,具备了古老的国家传统教育的最显著的特点或者说优势,完全没有了这种特点也就形成不了今天中国的教育乃至文化特色了,不能一概而论地说这完全是糟粕或精华。 朋友还对我说,诚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和文化妙处,而且不管这个国家是贫是富,也都培养出了各个领域的人才,号称基础教育不怎么样的国家也照样不拘一格降人才。诚然,我们会说西餐没中餐有味道,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人民不都是天天挥舞着刀叉对着牛扒汉堡包“大快朵颐”吗?人家也是会几天没闻着奶酪味如同咱们几天闻不着酸辣汤味一样食欲不佳。诚然,欧洲的教育不能说不好,捷克历史上出的世界级大师,对比这个小国家的百分比来说也绝对是个大数。但是,这张皮这张脸和自己身上流淌的血液永远让别人,更让自己忘不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祖宗,自己的东方情结。想要融入这个本身是小种族小语种的国家谈何容易,即便在美加的华人也仍然有类似的问题。而基础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又是那么重要。 于是,我发现,我故意抛开所谓的眷恋和情结,故意用数学公式似的方法去分析活生生的问题,完全于事无补。对于孩子教育的的讨论,一定离不开人文色彩、民族因素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在外接受教育,我们即便不去考虑语言,不去考虑教育水平和特点的地区差异,但是,我们不得不关心基础教育对于人的民族归属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一个人健康成长的意义到底有多重大。思考到这一步,好像陷入了更深的矛盾。 我们未曾想要放弃“环境”,也从不情愿放弃“文化”;我们始终都希望拥有先进,也一直留恋传统;生活的现状,际遇的惯性,给与我们的选择并不像想象得那么宽绰,个性的选择,人生的轨迹,命运推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岔口。 在与国内同事、伙伴的交往中,我们发现我们自身已经不知不觉起了很大变化,我们自身已经跨越于两地之间。在体会两种文化差异的同时,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已经在逐渐实现这两种文化的交融。我们发现两地差异巨大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人其实是那么惊人的相似。同时,我们也切身的直观的体会到,不仅我们,中国也是在变化着的,中西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在变化着的。 我们还遇到了几个十几岁的华裔年轻人,有的拿了当地的永久居留,有的甚至已经入籍。谈起来,他们的内心感觉,虽然有点边缘人的味道,但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看到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独立、自立、努力、宽容、平和,有些看待事物还很深刻,在作为边缘人的同时,他们其实综合了两个民族两个地区的特点,包括优点,特别是,这几个孩子,不仅都对中文很感兴趣,而且对于自己作为一个华人后代,所涉及到的民族归属、文化责任,都在认真地思考。跟家庭的熏陶有关系,跟网络的发展也很有关系。 我忽然意识到,我们的担心可能是多余的,或者说,在一些年前,可能必要,但是,在当今年代,未来年代,网络时代,这种必要性已经大大降低。一个企业可以凭借通讯和交通几乎达到异地同步工作,一个家庭一个民族,怎么就不能通过通讯和交通,把心连在一起呢? 现代交通和通讯手段的发展,距离地缘的制约越来越小,地区之间的流动和交流越来越频繁。民族作为每个人血缘、传统、文化使命的背景,国家作为区域行政管理手段,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人直接的集体欲认同感,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基于血缘的感情圈,基于语言的文化圈,基于工作关系的职业圈,基于利益关系的经济圈,基于理论观点的政治圈,基于理念的志趣圈来实现。 中国的开放,现代的交通和通讯手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我们自身的生活方式,和对孩子的教育以及认同感,忽略空间距离,尽可能缩小和当代华文化发展的差距。当然,同时,如果能更多地在当地创造机会,给青少年人在虚拟网络世界同华文化联系之外,增加华人之间日常的健康的交流,我们的担心就可能真的成为多虑。 而他们这些生长在本民族属地之外的年轻人,恰恰是最早脱离了地缘制约思维的最为先进的一群。 虽然还不能完全打消对这种超前先进是否意味孱弱的疑虑,但是,我们相信这些孩子必将拥有多元适应能力带给他们的幸福前途和愉快生活。 欢迎访问本文作者的博客,阅读更多关于捷克生活及其他话题的文章。

Další články

Proč se české nevěsty strojí do bílých šatů? Protože je to barva čistoty. Proč smuteční hosté chodí v černé? Protože je to barva smrti a zármutku. Podobně zelená symbolizuje pro Evropany naději a nový život, červená lásku a blankytná nevinnost. Stejně významné jsou barvy i v Číně. Některé významy a způsoby jejich použití se ale od evropských liší.

V Číně byla Nobelova cena vždy ostře sledována jako výraz světového uznání národním literaturám. Skutečnost, že se této pocty až do minulého týdne nedostalo žádnému spisovateli z Číny, se vší její bohatou literární tradicí a významem, přičítaným slovesným uměním, byla pro čínské intelektuály trpkou připomínkou neplnoprávného postavení jejich vlasti na pomyslné stupnici světových kultur v moderní době.

Letos v létě uplynulo vice než sto let od boxerského povstání v severní Číně a jeho potlačení spojenými armádami osmi mocností (Evropa, USA a Japonsko). Kulaté výročí této významné, ale na Západě polozapomenuté historické epizody prošlo vcelku bez povšimnutí, dokud na ně neupozornila jiná kontroverzní, symbolikou nabitá událost: 1. října, v den 51. výročí založení ČLR (a na svátek sv. Terezie z Lisieux, patronky misionářů), vyhlásil papež Jan Pavel II. kanonizaci 120 nových světců z Číny,…

Tento web používá soubory cookie k poskytování služeb a analýze návštěvnosti. Používáním tohoto webu s tím souhlasíte.